农业产品滞销所带来的市场变化明显
时间 :2020-06-28点击 :48
從農民的角度來講,就是幾個二道販子,到農村低價收購,然後找關系,找電視臺報道,然後高價賣出,農民發現自己被騙瞭,才把壞東西摻到裡面,然後二道販子賺的盆滿缽滿,倒打一耙說農民壞。我可以明確說,你所看到的所有農產品滯銷的新聞,都是二道販子炮制的。農民和農場主是不一樣的,以自給自足為目的和以盈利為目的又是不一樣的。農場主可以說是某種成面上的資本傢瞭。幾千畝地不是隨隨便便一個貧苦農民就種的起的。說到底就是小農經濟下農民沒有議價權,抗風險能力太差,和資本的興風作浪。主要種植蔬菜的地方,也存在這種問題,農民對菜價沒有一點點發言權。而且菜販背後隱隱約約是有組織的,基本做到瞭統一價格,分可愛美女區收購,聯合打壓外來者包括暴力手段。
比如產板栗的地方,收板栗的都是本地人,價格壓的低,有外地人來收,價格給的也高,那些本地人就找人打他們。聽我媽說,以前有個外地人來收栗子,被人捅死瞭,現在也沒找著人。後來一直是本地人收,偶爾有外地人來也被趕走瞭,再後來外地人想收栗子,直接讓本地人先收,然後再從本地人手裡大量收購,中間差價很多。前些年栗子賣不上價,大傢都想把樹砍瞭,政府一看,不能砍啊,全都砸上牌子,誰傢樹沒瞭就罰錢,然後每年春天派直升機打藥,降低成本。雖然一年也沒多少錢,不過大傢也算比較滿足,隻需要中秋節前忙個十天半個月不到,收瞭栗子就能賣個一萬左右,平時都靠其他工作為生。
- 上一篇: 聚会拉家常,把事说出来
- 下一篇: 情洒“跑马溜溜的山上”